宝正网-制药机械设备【www.baozheng360.com】 / 2014-08-28
中药剂型改革是发展现代中医药的关键。但剂改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固有药效为基础。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有效剂型,但它存在着煎药麻烦、量多而难服、携带不便、药材资源利用率低等难以克服的缺陷。传统中成药制剂,虽免除了箭药的麻烦,携带、服用也较方便,但它的适用性和疗效都有其局限性,难以完全代替中药煎剂。现代研制的新型中成药,虽能做到体积较小,服用量较少,携带方便,但由于迄今医药科学对多数中药复杂成份和有效成份都还不甚清楚,要完整提取其固有有效成份,显然目前还难以办到,这是当前中药制剂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展起来的超微粉加工技术,运用在中药剂改上所显示的成效,有助于解决这方面的一些难题。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宝正网推出的中药超细粉碎机对中药进行无损失、无任何添加剂的细胞破壁超微粉加工技术,已成功运用于中医药临床,取得了减少药材用量约60~70%,缩小药剂体积约70~80%,提高疗效50~70%的效果,同时免去了煎药的麻烦,服用、携带都方便,深受病员欢迎。
选用宝正网的中药超细粉随机进行临床处方中药即时破壁超微粉加工调剂临床观察的研究,通过对80余种病症,254病例疗程的临床观察,情况如下:
病种 |
例数 |
病种 |
例数 |
病种 |
例数 |
痛风 |
88 |
不孕、子宫肌瘤、后甲亢乳小、叶增生 |
3 |
肝结石、胆石症脂肪肝、胆囊炎、慢胆炎、胆、肾结石、胆结石、胆石术后、胆囊息肉 |
14 |
类风湿、类风湿红瘢狼疮 |
29 |
高血压、高血压眩晕、头痛、晕厥 |
4 |
||
强直性脊炎 |
6 |
中风后遗症 |
3 |
胰腺炎 |
1 |
关节炎、膝关节炎、髋骨软骨炎、骨炎 |
5 |
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 |
4 |
消化不良、脾虚消化不良、肠梗阻术后便秘、肝郁脾湿、佝偻病、肠梗阻便秘 |
7 |
胃炎、胃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胃肠炎 |
22 |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 |
7 |
哮喘 |
1 |
慢性胃炎腹胀 |
8 |
卵巢癌、卵巢癌术后、乳腺癌、乳腺癌术后臂肿、子宫癌术后 |
8 |
阳痿、性功能障碍 |
3 |
慢性结肠炎 |
12 |
卵巢囊肿 |
8 |
神衰、郁症、失眠 |
5 |
结肠炎术后、慢性肠炎 |
2 |
肺癌、肺癌肝转移 |
8 |
虚劳、肝肾阳虚 |
5 |
颈椎病、颈椎病、冠心病 |
7 |
白血病 |
7 |
尿道炎 |
2 |
肌炎、肩周炎 |
6 |
乙肝 |
2 |
痤疮、皮炎 |
2 |
肝硬化、肝硬化腹水 |
5 |
脾肾阳虚心悸、肾虚尿频 |
6 |
青光眼 |
2 |
慢肝、肠胃炎 |
2 |
腰椎间盘突出、腰痛 |
2 |
口腔溃疡、感冒 |
2 |
糖尿病、慢性咽炎、更年期综合征 |
11 |
肾虚腰痛、腰腿痛 |
8 |
|
|
一、临床处方中药调配方法
经诊治医师根据病人病情的处方,选用上等道地药材,单味秤好分两,清除或清洗净杂质,并按需要分别炮制成熟料,用微波炉烘干灭菌,水份控制在6%以下,经粗粉至30目左右,充分混匀后,即可装入“BFM-6型倍力微粉机”进行全密封15~25分钟开机粉碎和混炼,即可得到95%以上细胞破壁率的超微药粉,取出用避光防潮卫生容器密封封装待用。
二、用法
服用时从容器中取出适量药粉,放入杯中,加入适量温开水调匀服用。每次服用量:成人6~8克,10岁以下2~4克,1日2~3次。如嫌药味难吃,在病情许可下,可加适量食糖等同服。
三、临床病种分布
四、服用期中及服用后反应
254例病人(包括儿童),无论在服用期中及服用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有少数病人感到微粉药味比煎剂浓烈,不习惯服用,但可服下外,其余绝大多数感觉比传统中药煎剂具有药量体积减小,易于服用,不用煎药,便于随身携带,省药、省钱等优点,因此,凡服用过微粉药的病人中,多数不愿再服煎剂,继后来诊指定要服微粉药。
五、服用药量及医疗效果的评价
通过254例不同病种的临床运用,微粉药日用量一般在煎剂处方药材用量的20~25%为好,即可达到或超过煎剂量的相同疗效而无明显不适反应,对于一些珍贵的、不耐高温的、难于煎煮出药效的动、植、矿类药材,不但减少用药份量,进一步降低药量,还可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医生按一般中药煎剂1~2日量开出的处方,调制成微粉剂后,可分作10~15天的用药量。低于此比例疗效即有下降趋势,若高出此用量,少数病人出现胃不适或皮肤轻微发痒。
六、临床一线推广运用微粉剂中药的可行性
通过本组80余种病种,254例微粉中药的临床运用观察,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说明,微粉中药的成功出世,对宏扬中医药特色,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减少中药材资源的浪费,节省医药费用,便利广大病员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目前无论是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上都已基本解决,完全可以在临床一线推广使用,像门诊代病员煎中药服务一样可行,且有望取代当前广泛使用而缺陷较多的高压煎药机。